【聯合報】99年指考衝刺 歷史篇/熟讀時事、1949不能忽略
近年考題著重推理判斷與分析,歷史科補教老師鄒臥龍建議考生作答時不要只是瀏覽,應耐心將題目仔細讀完,然後再以「帶入法」將答案選項帶進題目,遇到表格題則可先看單位來判定答案;此外今年歷史科首次規定非選擇題需以黑筆作答,考生要注意。
鄒臥龍表示,在台灣史方面,需注意外國人治理、清領及日治時期,但以國民政府遷台以來為重點,尤其作家龍應台的「大江大海」、齊邦媛的「巨流河」讓1949年撤退來台成為熱門議題,需要留意1949年後台灣與中共的關係與發展。
鄒臥龍指出,在中國史部份,秦、漢兩代稍微注意即可,重點應擺在唐、宋、明、清的經濟變化與社會發展,例如去年考出宗族社會,考生應知是由氏族制度演化為士族制度,再轉變成宗族鄉紳社會,脈落要清楚;此外,例如春秋戰國、魏晉南北朝、五代十國等混亂時代的社會特色,還有女性權利在社會中的發展也是近年常見考題。
在外國上古史中,印度、希臘、羅馬時代通常會考哲學思想,例如印度的婆羅門教、希臘的哲人等;中古史則多考中古時代的封建、宗教、莊園社會;而近古到近代史才是命題的重點,例如十字軍東征、文藝復興、15世紀的大航海時代、16世紀的宗教改革,17世紀的科學革命、18世紀的啟蒙時代與理性主義、19世紀的浪漫主義、現實主義、民族主義與自由主義的發展演變等。他說,近年所出的外國史考題都不會太難,注意綱領就可以抓到重點。
在選修歷史部份,鄒臥龍分析,從去年考題來看,主要是考課綱,不會太難,稍加注意即可,但需注意歷史是什麼、歷史事實、歷史解釋的部份,有可能會用在概念的分析辨斷。
時事題方面,他認為由於上海辦世博會,上海的歷史發展、工業革命和世博的關係、1980年的大陸改革開放等需要瞭解,並可能以歷屆世博會做為題幹,考當時的重要思潮、發明或政治爭議;此外,也需注意ECFA引起的兩岸議題、氣候變遷所延伸的環保議題、近期金融海嘯重現1929年各國因應經濟大蕭條的措施、還有最近達文西展、黃金旺族展熱門,因此藝術史也應留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