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中央社】河蟹圍脖給力 兩岸用語大不同

(中央社記者李信寬台北特稿)
「要河蟹,不要草泥馬」、「你今天圍脖了嗎?」「真是給力!」這些都不是錯別字,也沒說髒話,而是活生生的兩岸用語大不同。

醫學實驗及考古史料證明,中國及台灣的眾在數十萬年前極可能源自同一祖先,但經過幾十年的分隔,卻也發展出頗多相異、卻有共通關連的生活用語。

以「草泥馬」及「河蟹」為例,略懂中文的人應該知道前者不是好話,前幾年,不少台灣網友在網路上使用這個發音近似的隱晦字眼宣洩情緒並規避法律責任,後來據說也用在兩岸網友之間的論戰。

好事網友甚至憑空「合成」1隻「草泥馬」,一開始,許多大陸網友竟相信世上真有「草泥馬」,等到明白後,一些理性的大陸網友發明「河蟹」用語,也就是「和諧」的諧音,呼籲兩岸網友「要和諧、甭說髒話」。

如此看來,「草泥馬」及「河蟹」印證了台灣用語先影響大陸、大陸用語回過頭來被台灣接受的實例,其他如「水平」、「水準」等等也是。

不過,也不是所有用詞都可透過兩岸民間交流相互影響,「人流」及「人潮」就是。

不少台灣讀者或許納悶:不是說潮流、潮流,「潮」就是「流」呀!

那可不!在中國大陸,「人流」是指「人工流產」,絕非台灣人想像的「人潮」

同樣的,在台灣,稱呼年輕女子「小姐」是1種尊稱,但是在早些年前,「小姐」2字通常是指從事特種行業的女子,亂用「小姐」稱呼一般女性,通常會遭瞪白眼,據說在四川一帶,還可能被痛毆。

大陸流行用語更有絕大多數台灣人聽不懂的,譬如最近紅遍中國年輕族群的「我爸是李剛」。這用詞本來指河北保定市1位大學生開車撞人後,向警察及圍觀者嗆聲他父親(名叫李剛)正是當地某公安分局領導人。

這起「官二代(官員子女)」滋事事件在大陸鬧得很大,可是台灣人一點都不關心,當然不懂「我爸是李剛」的意思。

回過頭來說說「圍脖」及「給力」。

「圍脖」是「拿圍巾圍脖子禦寒嗎?」還是暗指自己薪水「微薄」?兩者皆非!

「圍脖」是指近幾年在中國盛行的「微博」,也就是台灣的「微網誌」(Microlog),按照「維基百科」說法,是指1種允許使用者及時更新簡短文字、並可公開發佈的部落格形式,代表性網站是推特 (Twitter)。

也因此,問人家「你今天圍脖了嗎?」就是想知道對方今天有沒有上微網誌去收發訊息。

至於「給力」,這可是2010年中國大陸最夯的用語。按照2010年11月10日大陸權威官媒「人民日報」的說法,自南非世界盃以來,「給力」和「不給力」已經成為眾多中國網友的口頭禪。

人民日報說,所謂「不給力」是形容和自己預想的目標相差甚遠,而「給力」則是「有幫助,有作用,給面子」的意思,後來也衍生出「帶勁」、「真來勁」等用法。

關於「給力」這個用詞的出處,也是眾說紛紜。1種說法是,「給力」一詞是從閩南話演變過來的,閩南話、海南話中,「給力」就是很精彩、很棒的意思。

還有1種較有趣的說法認為,在大陸流行的動畫片「西遊記:旅程的終點」中,孫悟空對唐僧抱怨說:「這就是天竺嗎?不給力呀!老溼(老師)。」

「給力」會不會在台灣流行?尚未可知,但是有一點肯定是台灣政治人物還沒有的。

這幾天,中國共產黨廣東省委書記汪洋、雲南省委書記白恩培等人不僅透過網路向群眾拜年,還不約而同使用如「灌水(大量發帖)」、「拍磚(提出批評)」、「神馬(什麼2字的諧音)」等網路流行用語。

如果你很多看不懂,自然明白為何這篇文章的標題要說「兩岸用語大不同」!

返回列表